近幾年來,隨著國內甲醇產能的增加,市場供需格局逐漸發生變化,與此同時,甲醇價格也早已遠離3000元/噸的“神臺”。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的突發給市場壓上“最后一根稻草”,甲醇市場一路走低,幾近跌破成本價。
從統計局近年公布的全國流通市場價中可以看出,2018年,國內流通市場甲醇價格除淡季外,基本都在3000元(噸價,下同)以上,最高時達到3313.5元,全年均價2878.7元。到了2019年,全國甲醇全年均價在2147.6元,同比下降700元之多,降幅達25.4%;年內最高價位2448.3元,較2018年最高價下降26.1%。
進入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突發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使得原本疲弱的市場雪上加霜,甲醇市場再也難以維持供需平衡,在需求明顯下降下,供應面顯得無比寬松。
據了解,由于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甲醇產能已突破9000萬噸,同時裝置規模大型化趨勢明顯。在今年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后,國際原油市場又遭受“雪崩”,大宗商品及各類化工品價格隨之大幅下跌。而國內因成品油“地板價”機制保護,甲醇生產成本變化不大,部分煤制甲醇企業甚至開始出現虧損,成本倒掛下,國際市場甲醇產品大量進入中國。據海關數據,2020年1-5月累計,中國共進口甲醇470.37萬噸,同比增加96.26萬噸,增長25.73%,
同樣因疫情影響,甲醇下游需求始終清淡,多維持剛需拿貨。這樣一來,國內甲醇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價格也是一路下滑,最低在1483.4元。據統計局最新數據,目前國內甲醇價格在1542.8元。在當前市場價格水平下,國內甲醇生產企業幾乎全部處于虧損狀態,運行壓力巨大,各企業不得不自發減產施以自救。
7月10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期部分甲醇骨干企業紛紛來函反映困難情況。為了穩定行業經濟運行,緩解供需矛盾,減少資源浪費,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倡議,甲醇各生產企業自2020年7月開始,根據裝置情況和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負荷,各企業進行合理輪流檢修,減少甲醇商品供應量。同時鼓勵老舊裝置加快去產能進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為緩解國內市場供應壓力,從4月份開始,甲醇生產裝置陸續停車檢修,行業開工水平就已出現回落,甲醇現貨價格也基本止跌。但下游市場對高價貨源接受程度不高,甲醇現貨價格推漲乏力。5月進入淡季后,甚至又再次回落。
而且,一季度累積的高庫存也依舊制約著市場上行,此次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倡議廠家減產,也有助市場快速去庫存,加速市場供需再次達到平衡,這樣甲醇市場才真正會有希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海外多地經濟重啟,二季度后國外甲醇市場出現止跌跡象,下半年全球甲醇市場需求或略有改善。伴隨著內外價差收窄,預計下半年中國甲醇進口量有望窄幅回落,進口價也有望提升。不過海外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甲醇需求恢復仍需要時間過程。
綜上,在下半年宏觀經濟環境延續恢復勢頭的同時,國內甲醇下游需求會有改善,同時在國內各甲醇企業協力合作下,預計甲醇重心有望抬升。但高庫存或仍為甲醇市場常態,故而市場難以形成單邊上漲行情,預計小幅抬升后將呈低位震蕩走勢。
據中煤能源7月16日公布的經營數據,2020年6月,中煤能源甲醇產量0.0萬噸,銷量2.0萬噸。1-6月累計,甲醇產量28.9萬噸,銷量26.7萬噸,同比分別下降27.9%、29.4%。或可表明部分甲醇企業早在6月份,已開始減產甚至停產來避免虧損。
(編輯:張素英 審校:張艷)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