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主雨帶的北抬,華南大部高溫天氣持續,中央氣象臺7月17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受此影響,華南多地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7月14日16時28分,廣東陽江市用電負荷今年第6次創歷史新高,達到215萬千瓦,比去年最高負荷增長了6.94%。據了解,未來一段時間,該市高溫天氣仍將持續,用電負荷很可能會再創歷史新高。
隨著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以及近期持續性高溫天氣,深圳用電量和電網負荷節節攀升。7月14日16時53分,廣東深圳電網最高負荷達1913.62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高溫導致廣州地區電力負荷快速增加。截至7月14日,廣州供電局最高負荷為1873.6萬千瓦,同比增長3.76%。綜合考慮氣候、經濟等因素,預計2020年夏季廣州電網最大負荷需求為1920萬千瓦,同比增長0.18%。
7月14日15時55分,東莞電網負荷今年首創新高,達到1693.71萬千瓦,比去年1663.79萬千瓦最高負荷增長1.8%。據預測,高溫天氣的持續,還將帶來全社會用電負荷的進一步激增。預計今年8月,東莞市最高負荷達1730萬千瓦,比2019最高負荷增長約4%。
7月14日,廣東省統調負荷今年內首創歷史新高,共計1.2381億千瓦,領跑全國,約等于1.6億臺空調同時制冷,相比去年最高負荷增長了1.51%。
7月13日,福建省達到了4063萬千瓦的最高用電負荷,比去年最大值增長5.86%。這是今年以來福建省最高用電負荷第5次創歷史新高,也是福建省最高用電負荷有史以來首次突破4000萬千瓦。7月14日,福建省內最高用電負荷再次刷新紀錄,突破4100萬千瓦。
南方電網相關負責人認為,用電負荷創新高的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扎實推進,對各行業用電恢復的拉動作用。二是高溫天氣因素的拉動作用。
然而,用電量的屢創新高并未帶動電廠拉運的增加。
據中國煤炭資源網7月16日了解,北方港現貨市場一般,幾近停滯,電廠根本沒什么需求;發運倒掛影響下,進港量有所減少,錨地船舶也在持續下降,市場看跌預期增強,賣方出貨為主,報價繼續弱勢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全國重點電廠日耗近400萬噸,雖然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0萬噸,而庫存卻依舊在穩步增加,至8679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432萬噸,但也就一天的煤耗用量,可用天數仍然維持在20天以上。
全國統調電廠方面,截至7月13日煤炭庫存1.4億噸,比6月底增加510萬噸,為夏季歷史最高水平,可用天數27天。
究其原因或與長協煤的供應和兌現有關。雖然今年年初在市場煤價格低于長協煤的情況下,長協合同量的簽訂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在發改委和兩協會的帶動下,長協煤的供應和兌現得以很好的實現。
浙江某貿易商表示,據了解,神華現在上游外購量充足,放開現貨銷售的同時,月度長協兌現率也增加了,從之前最低的80%提升到了110%。
加之在煤價高企的情況下,電廠對高價市場煤的采購也會有所控制。華能集團之前就發文要求嚴格控制高價市場煤的采購。
此外,南方電網稱,上半年西電東送電量811億千瓦時,較年度協議計劃增加了43.3億千瓦時。同時通過開展清潔能源調度,充分消納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上半年全網水電發電量達1511.9億千瓦時,水電發電利用率達99.8%,全網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率達99.87%,做到了云南主網水電全額消納,其余省區水電全額消納。
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預計今年“頭伏”期間,江南中南部,華南等地仍然多高溫天氣,局地最高氣溫甚至將超過40℃。大城市中,像福州、廣州等未來一周都將持續高溫天氣。而且華南的熱是“悶熱”,無論是否最高氣溫超過35℃,體感都會像40℃左右的樣子。
但在上述情況之下,高溫天氣能否帶來電煤需求還有待觀察。
(編輯:張艷 審校:霍吉平)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news@fwenergy.com或致電0351-4728541。